评审专家有哪些不正当的倾向性行为?

政府采购信息网 董莹 2025-01-25 09:09:55

采购人代表在政府采购项目评审过程中,发表倾向性言论的案例已经屡见不鲜,其目的主要是为了采购到“满意”的产品或服务。但为何近年来评审专家发表倾向性言论的案例也屡次发生?实践中,评审专家发表倾向性言论为何屡禁不止呢?

评审过程需谨慎 不当言论将受罚

近期,某市财政部门发布的监督检查结果公告中,对3名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发表倾向性言论的违法行为进行了通报。某乡村示范村项目评审期间,评审专家魏某某发表倾向性言论,直言“从报价来看,就想让最后一家中标”;某垃圾填埋场购买渗滤液处理服务采购项目评审中,评审专家张某某在综合打分时同样发表倾向性言论,说“第三家最好”;某肉兔养殖项目评审期间,评审专家蒙某也发表主观言论,称“第二家最差”。

上述案例,从财政部门最后的调查结果来看,这3名评审专家的倾向性言论并没有影响到评审结果。因此财政部门只要求3名专家做书面检查,暂停其评审资格6个月。“不管是无心之过,还是有意为之,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规定,不能发表任何倾向性言论。”某市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工作人员说,评审专家在评审过程中发表倾向性言论,很有可能会因为个人的偏好或偏见,干扰到其他评审专家的正确判断,从而影响到评审过程的公正性。

发表倾向性言论 意图操纵评审结果

“上述评审专家发表倾向性言论或许是无心之举,但有一些评审专家意图很明确,就是通过发表倾向性言论,操纵或影响评审结果。”某市政府采购监管部门向记者介绍了这样一则案例,评审专家刘某在评审活动开始前,向其他评审专家发送内容为“某供应商得高分”的短信。评审过程中,刘某多次发表对该供应商有利的倾向性言论,并为该供应商评分畸高,压低其他供应商得分,使该供应商最终得分排名第一。最终,刘某被罚款2万元,并禁止参加政府采购评审活动。

评审专家在政府采购活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的独立性、公正性和专业性直接关系到采购活动的公平性和透明度。那么,如何避免评审专家发表倾向性言论呢?陕西某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工作人员范琳说,作为政府采购活动的组织者,采购代理机构应在评审活动开始前,向评审专家宣布评审工作纪律,提醒评审专家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其倾向性、引导性意见,同时维护好评审现场秩序,及时制止和纠正评审专家的倾向性言论。如果由于制止不及时,评审专家倾向性信号已经发出,一定要提醒其他评审专家,这仅代表该专家个人意见,其他专家要根据专业能力作出准确判断。

“一些评审专家发表倾向性言论被制止后,会表示其不知道这种行为是违法的,由此可以看出评审专家对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学习和理解还有待加强。”西安某政府采购代理机构工作人员王文说,评审专家应当通过培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评审能力,确保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能够独立、客观、公正地提供评审意见。

政府采购

广告

深耕采购,死磕采购。既具理论高度,又兼实务特色,让你从外行到高手。公共采购在线大学堂!请扫码关注——采购学园,新鲜的“图说政采”等你来看!

采购学园

网友评论
个人头像
  • 暂无评论,欢迎您发表观点!
意见反馈
反馈类型:
问题描述:
0/500
联系方式:
0/30
提交